首页

冰时代扶桑女王

时间:2025-05-26 01:42:51 作者:(神州写真)低空经济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浏览量:19758

  中新社重庆5月24日电 题:低空经济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作者 张旭

  调试设备、充电、固定绳索……在重庆江津花椒园旁,无人机驾驶员(俗称“飞手”)谭燕利落地操作遥控器,吊运花椒快起快落。不多时,花椒便载满货车。现场“看稀奇”的人不少,甚至有人抱着孩子来看。

  在江西和四川吊运竹子、在云南给水果施肥、在贵州和西藏把光伏板“瞬移”......“飞手”们带上无人机、发电机、对讲机等等设备,走南闯北完成各式各样的业务。随着低空经济日渐发展,无人机“飞手”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

5月18日晚,一场无人机灯光秀展演结束后,2001年出生的无人机飞行工程师陆子祥(左)与团队成员操作无人机返航。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一位曾在重庆从事“跑马帮”行当的谢姓人士说,“无人机吊运出现后,我准备转行了”。“跑马帮”是指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环境里,通过骡马运输货物,解决货运“前后一公里”问题,而现在,“牵着骡马干一天的活儿,无人机吊运一小时就干完了”。

  27岁的廖寿兰做“飞手”已约半年。她会用社交账号“重庆最强女飞手”作直播,“分享无人机吊运日常,随时在线接单”,其抖音粉丝已有5.9万人。

  在重庆中天空中科技有限公司内,总经理陈非凡不断接到咨询电话。他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公司旗下的“空中驾校”已培训学员上千人次,有些学员已经自主创业。

  据陈非凡介绍,考取无人机驾驶执照需完成实践飞行、综合问答、地面站等项目,其中“地面站”项目是用电脑控制无人机盲飞,需要应考者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空间想象能力。

  “只要用心的年轻人,(考试)应该都能过。”廖寿兰说,她从开始学习到考取执照,花了约20天。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22.5万本。另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显示,中国现有无人机“飞手”培训机构2000余家。

  陈非凡认为,“至少在三年内,无人机‘飞手’仍是蓝海”。这些“飞手”可从事吊运、植保、测绘、电力巡检、航拍等方面工作。从目前市场反馈看,吊运的热度较高。

  根据现有市场信息,飞手的薪资水平因经验、地区和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多者可达每年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

浙江杭州一家机动车驾校开辟无人机执照考试培训业务,面向低空经济各类业态输送“飞手”人才。图为近日,相关学员为无人机更换电池等设备。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近年来,多地官方对“飞手”技能培训及人才进行补贴。如广东珠海支持低空经济企业人才申报“珠海英才计划”,落实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海南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对主基地在当地的飞行培训机构,按照其在海南培训并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执照的人员数量,给予资金支持。

  此前经教育部官网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六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于2025年启动首次招生。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航空学院院长王永虎称,其所在学院与社会多方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通过增设“低空飞行器适航维修”等专业模块,与产业需求“零时差”对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生一对天涯明月刀

担任中国香港代表团开幕式旗手的中国香港武术运动员莫宛萤同样希望通过武术之美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也会经常拍摄一些武术视频放在网上,要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看到我们的武术套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

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拥抱改变

宇澄举例说,一个在职场里打拼的都市女性,通常会被期予双重要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不够,必须还得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她还得负责照顾好这个家庭。女性必须‘三头六臂’、足够完美才有资格生存在这个社会里。”

应急管理部:此次应对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中累计投入3.6万人次应急力量

一组数据显示,宁夏注册志愿服务团队数量达到9698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51.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8%,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值得一提的是,宁夏实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有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占注册志愿者比例、实名登记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天天学习|“3820”里的开放密码

水电建设,将加快建设一批抽水蓄能项目,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

9月1日起 河南将辅助生殖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设置了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华语纪录电影征集推荐、华语纪录电影展映、新片推介会、“金海鸥”推优盛典暨闭幕式等主体活动。其中,作为大会中心环节的华语纪录电影征集推荐活动,征集推荐的纪录电影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舞台艺术类作品的征集。活动从9月12日起,面向华语纪录电影制作机构和纪录电影从业人员征集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制作完成的华语纪录电影(含科教电影和舞台艺术电影),征集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